1.形態(tài)
子實體單生或叢生。菌蓋初凸起,后漸平展,中央逐漸下陷呈歪漏斗狀,白色,直徑6~13厘米,個別的更大,蓋緣微內(nèi)卷。菌肉白色,中間厚,邊緣漸薄,在0.3~6厘米之間。菌摺密集,延生,淡黃白色至奶油色。菌柄偏生,粗4~6厘米,長3~8厘米,上粗下細或上下等粗。表面光滑,色白。孢子印白色。孢子無色,長方橢圓至橢圓形。
2.生境與分布
野生阿魏菇在春末至夏初專性寄生或腐生于藥用植物阿魏的根莖上。我國主要分布于新疆的伊犁、塔城、阿勒泰和木壘等地區(qū)。
3.水分
阿魏菇菌絲和子實體的正常生長發(fā)育需要水分,培養(yǎng)基料水比在100∶100~260都能生長。培養(yǎng)基含水量在60%~65%較合適。子實體在空氣相對濕度87%~95%時生育正常。由于阿魏菇個頭大,菌肉厚,因此抗干旱能力比其他蕈菌強。在低溫(6~7℃)干燥條件下,菌蓋表面常發(fā)生龜裂。
4.營養(yǎng)
阿魏菇在自然界主要發(fā)生于傘形科大型草本植物,如刺芹、阿魏、拉瑟草等植株,曾有人認為是寄生菌,不能人工栽培。實驗證明,阿魏菇是一種腐生菌,有時也兼有寄生的性質(zhì)。經(jīng)馴化,目前利用木屑、棉籽殼、甘蔗渣、玉米芯、麩皮等為原料都可栽培。
5.溫度
阿魏菇是一種中低溫型食用蕈菌,菌絲生長的最適溫為25~28℃。在25℃下,阿魏菇菌絲30~65天達到生理成熟,在35~36℃菌絲停止生長。菇蕾分化溫度0~13℃,子實體發(fā)育溫度15~18℃,從出菇到采收7~12天。
6.光線
阿魏菇菌絲生長不需要光線,菇蕾分化需要散射光,在200~600勒克斯光照條件下子實體發(fā)育正常。?
7.空氣
阿魏菇菌絲和子實體的生長發(fā)育需要新鮮的空氣,在不通風(fēng)的菇房中容易產(chǎn)生畸形,甚至產(chǎn)生羊肚菌狀子實體。
8.pH值
阿魏菇生長的阿魏根系土壤屬微堿性土壤,pH值為7.85。研究表明,阿魏菇的菌絲可以在pH5~11的基質(zhì)上生長,最適pH值為7.5~8.5。